借車一時,毀人一世?

借車一時,毀人一世?肇事後車主連帶賠償上百萬!

「只是借個車,怎會被求償幾百萬?」

 
昨天在和陳院長討論診所風險管理時,正好看到一起酒駕肇事逃逸的新聞。一名男子酒駕、無照駕駛友人車輛,不僅撞死人還逃逸,最終車主也可能面臨高額賠償責任!
 
於是我臨時加入一個議題:如果診所提供公務車、或日常生活中借車給親友,發生類似情況,車主需要負什麼責任?
 

原則很簡單:「不建議隨便借車!

若是公務車,確保駕駛人有駕照,並明確規定不得酒駕、違規行駛!
若是個人車輛,請確認借車對象的駕駛習慣、是否有駕照,否則風險極大!
 
如果類似新聞案例的狀況:駕駛人無照、酒駕,車主可能面臨什麼法律風險呢?
 

刑事責任:涉及多罪,恐面臨重刑!

 
1.不能安全駕駛,致人於死
不能安全駕駛,致人於死,處 3年以上、10年以下 有期徒刑,並得併科 200 萬元以下罰金。
若 10 年內再犯,刑度提高至 5年以上至無期徒刑!
 
2.肇事逃逸
未留在現場救助而逃逸,處 1年以上、7年以下 有期徒刑。
若逃逸導致救援延誤,法官量刑時可能加重處罰!
 
3.公共危險罪
危害公共安全行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責任:高額求償,車主連帶賠償

 
家屬,可依法向肇事者、車主(院方、公司)求償,金額可能超過數百萬
 
1.肇事駕駛:因為重大過失侵害他人的生命、財產,要負擔賠償責任。
2.車輛所有人(車主、診所、公司):如果明知駕駛人沒有駕照、仍然願意借車,可能因為共同侵權行為,需要連帶負賠償責任。除非車主完全不知情、或者車輛是被「偷開出去」,才有機會免責。
 
賠償範圍包括:
1.財產損害(醫療、喪葬、各種財物的損失)
2.扶養損害(如果受害者需要扶養父母、子女,家屬可以求償扶養費用)
3.精神慰撫(親人死亡、精神賠償,通常是個案裁定,可能上看數百萬)
 

保險理賠:除外不保,自行承擔

 
買保險不等於免責,酒駕和無照,會讓保險「破功」
 
一、強制險:
每位死者最高給付200萬,可以快速理賠。
如果肇事車輛沒有投保、斷保,家屬可以改向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申請。
 
保險公司追償:被保險人有下列情事之一,致被保險汽車發生汽車交通事故者,本公司仍依本保險契約約定負保險給付之責。但得在給付金額範圍內,代位行使請求權人對被保險人之請求權:一、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駕駛汽車,其吐氣或血液中所含酒精濃度超過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定之標準。
 
未投保:下列情況,請求權人得向特別補償基金請求補償……(二) 事故汽車為未保險汽車。
 
二、第三人責任保險:
即便車主有額外投保第三人責任保險(aka任意險),但無論是「酒駕」、「無照」,都會不予理賠。因此,車主和駕駛,仍然要自己承擔
 
無照不保:不保事項……六、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一條之一、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二項規定情形之一而駕駛被保險汽車。
 
酒駕不保:不保事項……九、被保險人或駕駛人因受酒類影響駕駛被保險汽車所致。前項第九款所稱受酒類影響係指飲用酒類或其他類似物後駕駛汽車,其吐氣或血液中所含酒精濃度超過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定之標準。
 
三、車體險:
肇事車輛為價值300多萬的高價車種,通常都會另外投保車體險。若「酒駕」、「無照」,保險公司仍然不予理賠。(與責任保險除外不保的理由相同)
 

行政罰鍰:扣牌扣車,不得考照

 
以新聞事件中的無照駕駛、酒駕肇事為例:
 
1.無照駕駛:6000~24000
2.酒駕照死:吊銷駕照、終身不得考照、車輛依法沒入。
 

總結

 
如果隨意將車子借給親友,而沒有留意對方的駕照、駕駛習慣,很有可能會有以下的狀況
 
1.車子被沒收(或扣牌)
2.家屬天價求償(數百萬至千萬)
3.訴訟曝光敗壞名譽
 
建議做法:
1.不要隨意借車,確保對方有駕照、良好駕駛記錄
2.公務車訂立內部規範,降低違規和重大事故機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