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願意拍照、分享=診所能用?
在診所工作,你可能會遇上類似狀況:
「病患很滿意治療效果,還發了 IG,我們應該可以轉發吧?」
「患者說會幫忙分享推薦,應該是授權了吧?」
「他自己分享心得文,診所轉發應該沒問題吧?」
大錯特錯!診所若未經授權就擅自使用病患的照片、心得,可能涉及侵犯肖像權、個資法、著作權,然後被求取高額賠償!
一、關鍵的法律問題
肖像權:即便是診所協助拍攝、記錄,也不能未經授權公開或用於行銷宣傳
個資法:病患照片、治療記錄、手術前後對照,都屬於病歷一部分。診所若要使用,必須事先取得授權同意。
著作權:病患的心得文、自拍照都是病患的創作,診所無權擅自使用!
換句話說,即便病患「自己發文」、「口頭答應沒有反對」、「自己上傳心得」,都不代表診所有權使用
二、診所最容易踩的5大法律地雷!
有些醫師可能這樣想:「病患明明同意了,怎麼還會違法?」這樣的錯誤認知,可能會讓診所面臨高額賠償與法律責任。我列出診所最常踩到的五大地雷:
1.沒有書面同意
「病患口頭說 OK,應該沒問題吧?」
風險:口說無憑!當病患反悔時求償時,診所難以舉證自保。
建議:簽署正式的授權書,內容至少應包括「使用目的、範圍、期間、平台、方式」。
2.沒有明確告知
「同意書清楚載明『同意給診使用照片』,這樣就沒問題了吧?」
風險:使用目的與範圍不明確,病患可能日後質疑診所「不當使用」他的照片(例如:商業廣告、學術研討)
建議:具體寫清楚照片將如何使用、使用目的、有哪些平台、會不會有公開展示廣告或僅限於學術研討……諸如此類,讓病患充分理解,才能減少爭議。
建議:具體寫清楚照片將如何使用、使用目的、有哪些平台、會不會有公開展示廣告或僅限於學術研討……諸如此類,讓病患充分理解,才能減少爭議。
3.沒取得著作權
「病患心得文自己公開在臉書、IG,我們拿來當診所宣傳,這樣沒問題吧?」
風險:心得文、攝影作品具有著作權,診所若未取得授權,可能構成著作權侵害。
建議:取得書面同意,明確約定診所可以使用其心得文、攝影作品,確保合法性。
建議:取得書面同意,明確約定診所可以使用其心得文、攝影作品,確保合法性。
4.授權外的使用
「病患同意診所使用照片做看板,沒想到診所居然拿來印海報、DM、甚至做成大的橫幅廣告、提供給合作廠商當產品見證……」
風險:使用範圍超出病患同意書的授權,可能構成侵權。
建議:明確界定授權範圍,例如「同意診所作為商業使用」、「僅限官網及粉絲專頁」、「不得用於戶外廣告或授權給第三方」,避免後續糾紛。
建議:明確界定授權範圍,例如「同意診所作為商業使用」、「僅限官網及粉絲專頁」、「不得用於戶外廣告或授權給第三方」,避免後續糾紛。
5.事先拋棄權利
「為了防止病患變卦,乾脆在同意書載明病患同意拋棄相關權利、事後不得反悔、不得變更」
風險:個資法明文規定,個資權利不得預先拋棄、也不能用特約限制。
建議:與其不當限制,不如持開放態度合理對待。若病患執意撤回,嘗試協商條件與範圍,降低法律責任風險。(例如限期改善、或者溝通已投入的成本費用、執行範圍、補償方式)
風險:個資法明文規定,個資權利不得預先拋棄、也不能用特約限制。
建議:與其不當限制,不如持開放態度合理對待。若病患執意撤回,嘗試協商條件與範圍,降低法律責任風險。(例如限期改善、或者溝通已投入的成本費用、執行範圍、補償方式)
三、診所該如何「安全」使用病患照片?這 5 點一定要做
為避免後續糾紛,診所應確保授權書內容完整。建議至少應該包含:
1.授權範圍:清楚載明使用的平台和目的
2.使用期限:期限多久、到期該如何處理
3.撤回條件:如需撤回授權,雙方如何配合善後
4.隱私保護:病患個資不得外洩,病歷資訊需去識別化
5.病患簽名:確保當事人親自簽名
Tips
網路上當然有很多公開的「契約書」、「授權書」範例可以參照,但可能不足以保障診所權益,建議依照自身需求客製化,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