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師遇到糾紛,安全感一夕崩塌
小王醫師是名家醫科醫師,日常工作簡單且規律:健檢、開藥,保守治療,一切看似平靜。然而,最近一場醫療糾紛,卻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事情發生在一位多年病患老李身上。老李在例行檢查後,小王醫師建議安排進一步檢查,但老李以即將出國為由婉拒。數月後,老李被診斷有惡性腫瘤,家屬將病情延誤的責任推到醫師身上,認為他「未盡善良管理人職責」、「有醫療過失責任」。
情緒激動的家屬找衛生局申訴,並要求高額賠償。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小王醫師既要應對法律,又擔心巨額賠償打亂原本穩定的生活。
醫療糾紛的現實困境
醫療糾紛是執業過程中無法忽視的隱患。根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全年的醫療糾紛調處案件數達689件,較2019年的594件增長近16%。常見糾紛起因包括:
1.診斷延誤導致病情惡化
2.治療效果不符病患預期
3.醫病溝通不良
而期望落差帶來的糾紛,更容易發生在自費檢查、醫美、整型。因為病患預期心理是:付出超過健保的錢,應該享有更好醫療品質,甚至要求保證醫好。
過去中北部也有類似賠償案件。由於醫師未即時告知病患健檢結果,導致病患腫瘤延誤治療。案件歷時7年,經過漫長的訴訟過程,最終院方賠償了600多萬,嚴重影響醫師的工作與心理狀態。
法律與經濟的三重守護
面對難以預料的醫療糾紛,醫師業務責任險成為不可或缺的「專業防火牆」,它提供以下三重守護:
1.法律支援:由專業團隊制定和解策略,協助醫師應對訴訟,減少壓力。
2.經濟保障:涵蓋賠償、訴訟、和解費用,避免醫師承受巨額財務損失。
3.專業團隊支持:公司提供醫療、理賠顧問,協助處理糾紛,讓醫師不用孤單面對。
而小王醫師當初有投保醫責險,所以在案件初期啟動理賠程序後,團隊就能協助處理病家求償問題,避免焦頭爛額。
醫師業務責任險的保障範圍
過去常有學員疑惑,醫責險和一般保險有什麼區別、哪些是會理賠的?常見的醫責險理賠涵蓋:
過失責任:病患的醫療費用、薪資損失等
訴訟費用:律師費、抗辯相關費用
和解金:例如庭外和解或調解的協議金額
專業諮詢:案件發生前後,提供風險管理及法律建議
所以,在小王醫師的案例中,如果最終和解失敗、家屬提出訴訟,保險公司還會承擔律師費用和判決確定的賠償金額,讓他免於經濟壓力。
(保單條款)因執行醫師業務,直接引致病人體傷或死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
(保單條款)本公司受被保險人之請求,應即就民事部分協助被保險人進行抗辯或和解,所生抗辯費用由本公司負擔
但基於醫療契約的特殊性質,實際賠償金額還是要依照個案判斷。(猶如病患診治都是獨立個體,只能原則性判斷)
特別提醒:責任保險有些特別限制與除外不保,建議與專業經紀人詳細討論後再安排投保。
如何挑選適合的醫責險?
在選擇醫責險時,建議考慮以下四點:
找對人:選擇專業顧問,避免陷入「看不懂條款」的盲點
買對險:確認能涵蓋法律支援、和解、賠償等重要關鍵服務
買夠額:依照市場的實務金額,將賠償損失盡可能移轉出去
顧問團隊:選擇有法律與專業諮詢團隊的公司,確保理賠順利
小結:不可或缺的伙伴
醫師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職業,而醫責險則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幫助醫師處理糾紛、降低焦慮、專注於本職工作。
現在就來了解適合的醫責險方案,幫你的執業生涯加上安全防火牆!